最近,儿科门诊有多例孩子甲流“中招”后过了几天后出现腿疼,有些甚至影响走路,到底是什么问题呢?其实,这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肌炎。
1. 什么是病毒性肌炎?
病毒性肌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肌肉炎症性疾病,一般在病毒感染后的1-3周内发病。
2. 哪些病毒容易引起病毒性肌炎?
多种病毒都可能引发病毒性肌炎,如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EB病毒、腺病毒等。
3. 为什么病毒感染会引起肌炎呢?
目前发病机制不明,可能和病毒直接侵入肌肉组织和细胞因子风暴相关的全身性炎症有关。
4. 病毒性肌炎有哪些表现?
主要表现为肌肉疼痛和肌无力,通常累及双侧下肢肌肉,尤其是小腿肌肉,可呈酸痛、胀痛或刺痛。肌肉压痛也比较明显。肌无力的程度不一,轻者可能不影响活动,严重时可能出现行走困难、站立不稳。除此之外,还可伴有发热、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者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这些症状可以和肌肉症状同时出现,也可在肌肉症状出现前数天就已经出现。
5. 病毒性肌炎会自愈吗?
病毒性肌炎病程具有自限性,多数患者的症状会在数天至数周内自行缓解,儿童恢复可能较成人相对较快。
6. 有哪些表现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孩子除了肌痛、肌无力外,还出现和尿色改变(茶色或酱油色),需要紧急就医看是否合并横纹肌溶解,或者孩子合并胸痛、呼吸困难等表现,需要就医除外病毒性心肌炎。
7. 诊断病毒性肌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血液检查可以发现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等肌肉酶谱升高,这些酶的升高是由于肌肉炎症导致及肌细胞受损,细胞内的酶释放到血液中。此外,还可以检查血常规、病毒学检测,以辅助判断病原。如患儿有尿色的改变,还需要完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辅助判断有无横纹肌溶解。诊断不确定时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肌电图检查,可显示肌源性损伤的特征,有助于区分是肌肉本身的病变还是神经源性的病变。
8.病毒性肌炎如何治疗?
(1)休息
充分休息是治疗病毒性肌炎的关键,需要减少活动,尤其是剧烈运动,以减轻肌肉负担,促进肌肉恢复,对于肌无力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卧床休息。
(2)对症治疗
对于发热和明显肌肉疼痛的患者,可以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和非甾体类消炎药(如布洛芬)来缓解相应症状。其它症状如咳嗽有痰口服祛痰药,呕吐、腹泻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
(3)抗病毒治疗
在疾病早期,如果能明确是由特定病毒感染引起,如流感病毒感染,可在发病后的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可能对病情有帮助。但对于大多数病毒性肌炎,由于其自限性,抗病毒治疗并非是必须的。
一起彩彩票网官方网APP
快速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