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导航 - 外科部 - 神经外科 - 健康教育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最新手术方法-椎体提拉前移法(ACAF)

在脊椎疾病中,有一种比骨质增生还要复杂的情况,称为后纵韧带骨化,治疗难度很大,而且致残性非常高,是所有脊椎疾病中最严重且最难治愈的一类。在临床工作中,时不时会碰到因摔到脖子(颈椎)导致高位瘫痪、呼吸障碍和大小便失禁的病人,这些病人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既往都有颈椎病而没及时治疗,而这些颈椎病患者多数都有骨质增生和后纵韧带骨化,所以危害是巨大的。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因发病率高、累及的位置高、对病人危害大和手术难度高风险大,成为手术失败的“重灾区“。颈椎OPLL简单来说是指因颈椎的后纵韧带发生骨化,随着骨化生长和进展逐渐出现压迫脊髓和神经,从而产生感觉运动功能障碍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种疾病,此病病因不明,目前认为多与基因遗传、代谢障碍和慢性损伤有关。颈椎OPLL根据骨化大小和累及节段分为连续型、混合型、节段型和局灶型,其中局灶型相对好处理,其余三型处理比较困难,如下图。


图片1.png


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而且推荐尽早手术治疗,但大多数病人也不敢做手术,医生也不敢接手,因为以前的手术方式都是要么前路切除椎体、要么后路切除椎板加螺钉内固定,对骨和肌肉的破坏损伤很大,无论哪种手术方式都有很大弊端,比如前路切除椎体和骨化物难度大、对损伤硬脊膜和脊髓神经的风险巨大,所以医源性致残风险很高。而后路虽然容易操作但并不能切除骨化物,对脊髓神经的压迫还存在,对症状改善差还可能发生颈椎轴性痛,且骨化还会进展。因此,对于颈椎OPLL可以说是处于:“不手术肯定不行,手术也不一定行”的尴尬境地。


图片2.png

注:前路颈椎体次全切除,骨破坏损失多,脑脊液漏比例高,高位骨化难以全切除。


图片3.png

注:后路椎板扩大成型,前方骨化物依然压迫脊髓神经。


图片4.png

注:后路椎板切除联合螺钉内固定,创伤大,肌肉损伤大,固定节段多,也不能前方骨化物。


目前,有一种最新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不需要切除脊椎骨,只需要把脊椎骨和骨刺骨化物切断后一并向前提拉远离脊髓神经组织,这样就不会压迫脊髓神经了,同时还保留了正常脊椎骨,也不会造成硬膜和脊髓损伤,等切断的脊椎骨达到骨愈合了,这个病就真正治愈了。可以说这个手术是专门为骨刺和后纵韧带骨化病人定制的新方法。


图片5.png

注:椎体提拉前移术(ACAF)手术过程模拟图


下面分享2个椎体提拉前移术(ACAF)病例:

病例1:

图片6.png


图片7.png

注:患者因颈椎OPLL行走不稳住院,行椎体提拉前移(ACAF)手术,术后脊髓压迫完全解除。


病例2:

图片8.png

注:患者因颈椎OPLL手握力下降行走困难住院,给以椎体提拉前移(ACAF)治疗,术后可见椎体和骨化物已完全提起远离脊髓神经。


总之,椎体提拉前移术(ACAF)对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是非常有效和安全的新方法,值得推广也是患者的福音。但是做这个手术也不是都能随意开展的,需要先进的手术设备,比如显微镜、超声骨刀和术中CT-导航等,再加精湛的手术技术才能做好这个手术。


图片9.png

手术显微镜


图片10.png

超声骨刀


图片11.png

术中CT-导航设备

Baidu
map